每年的8月都是我最难过的时候,每当想起老父亲在世时的一些往事,眼泪会不自主地模糊了我的眼睛。老父亲是个普通工人,四个孩子的爸爸,为全家生计辛苦奔波,努力支撑,倾尽了生命全部的潜能与张力。
老父亲住在南开区,工作在河东区,正常天气上班得骑车2个小时,可他工作30多年没迟到过一次,工作任劳任怨,重活脏活永远是抢先干,被单位上下称为“刘铁人”。从1958年起,他在单位连年都是“先进工作者”。1958年那年他才买的自行车,没让我们几个孩子推过一次,更别说骑了,就是怕我们把车碰坏了影响他上班。为此,我们几个孩子怨恨他好几年。
其实我们知道,他是很疼爱我们的,以他自己的方式。他在单位干的是重体力活,有时中午可以免费吃到小炖肉,说是炖肉,其实也就是2厘米见方的小肉块,他从不舍得吃,把肉汤就了主食,小肉带回来给我们。看着我们打牙祭,他只是笑,皱纹都聚在了一起。
我结婚有了女儿后,单位没有托儿所,孩子如果放在托儿户家中每月需要付15块钱,老父亲为了让我省钱,白天上班就让我把孩子放在娘家。1967年8月的一个晚上,本来我要抱孩子回家,孩子突然开始哭闹,不烧不吐就是大哭,手脚乱划怎么哄也不行,急得我也哭了。老父亲下班刚进门,果断地说去医院。我抱着孩子坐在自行车上,老父亲飞快地蹬着车,跨栏背心很快就被汗湿透了,一路上车铃不停地响。到了儿童医院后,诊断为胃痉挛,我们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病症。
医生给了一片药,让立即给孩子服下观察,可孩子太小,是喝不了药片的。老父亲有便淌的毛病,从不敢吃生冷食物。当时开始下小雨,气温微凉,老父亲找大夫要了个小药瓶,去外边买了根冰棍吃了,用小棍将药片捣碎加了水,喂孩子喝了药。20分钟后,孩子终于安静了,医生又给打了一针,说没事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当时外边已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出医院门孩子已冷得开始不安静,急得我又哭了。老父亲脱了背心不容分说让我裹紧孩子坐稳车子,吭哧吭哧又蹬回了家。8月的天气,那晚却冻得我牙齿打战。好在母亲一看天气有变,提前煮了姜糖水,老父亲累得喝了姜糖水洗都没洗就睡了。没睡5个小时,又起来上班去了。看着父亲高大略显佝偻的背影,我心里充满幸福和踏实,还有愧疚与难过。
往事历历在目,亲人却已长逝。子欲养而亲不待,哀莫大于此。唯有将亲情与思念化作文字,聊以寄托哀思。老父亲,您若泉下有知,请原谅我们曾经的不懂事、曾经的任性、曾经带给您的操劳,我们会更加珍惜亲情。请您保佑全家平安,保佑天下的好父亲一生平安。 (文/刘献杰)
原文出处: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mrxb/2012-11/04/content_6780028.htm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