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新名词,叫“安乐死”。它指的是让上了年纪的人在未经历任何病痛、安逸舒适的情况下寿终正寝的一种方法。其实,细究起来,这“安乐”与“死”还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两千多年前的孟老夫子,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后人把这段话概括为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说:人常常处于忧患即逆境当中,会愈挫愈强,其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反之,人常常处于安乐即顺境当中,会消磨志气,一旦离开了安乐的环境,就会因无所适从而死去。
人的生存是如此,动物的生存也情同此理。曾经一段时间,人们发现草原上的马的体型变得臃肿,奔跑的速度也大不如前。究其原因,在于它们少了天敌——狼的威胁。没有了狼在后面拼命追的生存忧患,经常处于养尊处优的安逸环境中,马的奔跑速度乃至体型都发生了明显的不利于自己的变化。一旦天敌重新出现,它们面临的只能是乖乖受死的下场。而且不合适宜的安乐更会加快死亡的速度。乐不思蜀的刘阿斗留给我们的不该是一笑而过,每一则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蕴含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时刻警醒。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