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传承中国殡葬文化的人

公墓陵园行业博客-传承中国殡葬文化的人         发布日期:2024-12-20          查看:893
传承中国殡葬文化的人
天津大学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习生王赫之)

7月20日公墓环保安葬仪式在天津公墓隆重举行。人民网·天津视窗对此进行了直播,数家国外媒体闻讯前来采访,我作为天津大学天外天新闻中心在人民网·天津视窗的实习生跟随报道组来公墓观摩学习。

整个活动进行很顺利,我在活动中主要负责拍照。活动本身对我这个从未来过墓园的人可谓震撼,从一进入公墓,里面的“景色”就吸引了我,心里对于墓地的主观想象被极大的颠覆了。之后就是整个下葬仪式,由于事先通知,只有一位家属前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殡葬是一个很大的事情,环保葬本已是创新,如今家属还没有前来,不禁让人一惊,他们对于肉体,对于这种仪式已经非常看淡,精神才是一个人应该留下的。

活动结束之后,公墓的张昕总经理听闻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实习生也来到公墓,欣然邀请我们来到办公室,向我们讲起了天津公墓的企业文化。张总围绕着中国殡葬文化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讲了近一个小时。谈到中国殡葬文化,张总认为殡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总结成两个字就是“忠”和“孝”,其中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殡葬文化上。中国大陆的殡葬文化在建国之后发展缓慢,甚至有所倒退,反倒是台湾等地的殡葬文化高度发展。台湾地区的部分从事殡葬行业的企业看不起大陆同行,张总虽然表示不在意,但从话语中可以感到张总对大陆殡葬行业的失望或者可以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然并非如此严重)。随后,张总说起了文化。张总将文化概括成八个字“自信快乐,活力优雅”,的员工也正如张总所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诠释者这八个字。陈老师让我们去感受同龄人的工作,我想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超水平的达到了。张总说道员工的特点,总结为三个词“执行力,创造力,爱心”。执行力是一个员工在企业中必备的素质,拥有执行力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而拥有创造力则是一个员工从合格到优秀的必备条件,爱心是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素质。从合格员工到优秀员工再到优秀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员工做到了,因此他们成为业界的骄傲,他们的成功被称为“奇迹”或是“神话”。

将殡葬当作一种文化,而非单纯一条挣钱养家的道路。今天有人问张总为什么招这么多殡葬专业的员工,张总在回答时也很无奈,他表示:其他专业很难对殡葬行业产生认同感,也就是说他们不爱这个行业,这些人将工作当成养家糊口之路,当然不能将工作做到最好。只有员工真正认同他们的行业,喜爱自己工作的时候,他们才能做好工作,才能将优秀的殡葬文化和自豪的文化传承下去。每一个企业或者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在组织成立之初便确立,并且直接或间接决定了组织的成败。有些组织在成立一刻起就注定其失败,源于文化的不合理。因此,组织文化建设的好坏在组织整体建设中起到只管重要作用,组织不仅要确立正确的文化,更要让员工认同这种文化,并致力于让这种文化世代相传。很多老字号至今仍屹立不倒,源于文化的传承。
我认为通过本次活动有两方面的收获。

第一,此次活动开阔了眼界。前文说到我此前还没有去过墓园,对于这一类活动更加陌生,尽管事前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又通过老师的介绍对公墓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主观上对墓园的印象还停留在墓地上。以为只不过是帮别人选一个地方,安葬过世的亲人而已。当我进入到公墓的一刻起,这种印象被颠覆了。首先是清洁的环境,完全不同于印象中满地灰,到处是卖祭祀用品的小商贩的景象。其次是整齐的墓园,以及造型各异的名人墓地。让我意识到,并非浪得虚名。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计划外的知识。

第二,此次活动达到了学习的目的。看到公墓的员工——一些只比我们大几岁的哥哥姐姐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看到他们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同为大学生的我感慨颇多,他们在工作时做到了“自信”,在工作之余做到了“快乐”,他们拥有其他企业员工不具备的“活力”,同时也在努力学着做到“优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回击了社会对于80后、90后的质疑。通过次活动,相信我可以由一个全面的提升。

专题:天津公墓举行全国最大规模免费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