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之2001年(连载三)
——献给公墓十周年
装傻
在去的路上,张昕的脑子里一直回想着穆局的叮嘱:“平静地关门,别惹出什么事儿来。”
穆局的叮嘱很沉重,这位在民政系统做管理工作多年的老局长能够想象得到,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但是一定要关闭,在这个过程中同时等待迎接另一个新公墓的开业。
2000年10月15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穿着西装带着墨镜的张昕以新的身份走进的大门——确切地说,没有大门,连个围墙都没有,就这么毫无遮拦地进去了。当时的员工没有任何感觉,走马灯地换领导,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走过沙土路,两边满眼荒草,茂盛得极为壮观,壮观得都看不见坟头在哪儿,这让墓地显得更加萧条破败。再往远处看,几乎没有人家,只是偶尔能看见放羊人的身影。这里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他抖了抖一鞋子的沙石,站到两间平房前。这两间平房,一个大些,是由原来两小间并成的一大间,4个公墓管理者在这房间办公,另一个小的是公墓主任办公室。
主任办公室小得可怜,摆上一套旧桌就显得空间很满了,一个炉子架设在桌前,旁边挂着火钩子火铲,这个火钩很有用,老百姓来,一不满意,拿火钩子一抡,就把桌子上的玻璃板给砸了。
上任第一天,张昕什么都没做,只是坐一会儿,遛一会儿,跟大家见见面,聊两句。
第二天,新公墓主任张昕召集了几名管理者,跟他们说:你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我先做一个月的市场调研,先由老主任继续负责。
会议很短,没有超过20分钟,那几个管理者默然地听着,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对新来的公墓主任他们不抱任何幻想。
从任职那天开始,张昕每天坐着一辆由拉尸车改造的中巴车跟几个管理者一起来上班。他的话并不多,也不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在外人看来,他有点儿沽名钓誉,趁乱上任,行不行的反正提了一个级别、坐上了公墓主任的位置。
这边厢,穆桂江局长提着心,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得对不对,虽然张昕以前算是能干的一个人,但面对这个局面,谁也不敢拍着胸脯打保票。但他不想插手太多,相信了一个人,就先赌一下。
没有人看好这个新上任的家伙,穿戴都跟周围人不一样,不像是一个干正事儿的。
张昕的话似乎也证实了这个猜测。他跟员工们说:我是外行,这一段时间我先了解市场,明年1月1日再接手。
也就是说,他根本不知从何下手,他在拖延时间。周围人由此想象,他在呆不了几个月就会拍屁股走人,几届懂行的前任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更没戏。
一般来说,面对新任领导,都是从小心翼翼的观察开始,然后再决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因此,张昕去的头几天,一切风平浪静,当时没有食堂,管理者们和员工一样都是自己动手做点儿吃的,憋了一个星期,有人提出,去饭店解决午饭吧。
张昕没有提出异议。附近类似车马店的小饭铺是他们吃饭的地方,一到这里,看那几个管理者跟服务员的熟悉程度,张昕就知道,他们是这里的常客。
几次三番后,又有人提出:张主任,我们叫几个女孩儿来陪酒吧。
这让张昕惊奇了,就他所了解,企业的账上已经没钱了,在饭店也赊了不少账。企业当时的状况是,一个月卖一两个墓,挣几千块钱,大家比着花,反正有了今天没明天,石材款之类的全欠着。
不过张昕仍然没有对此表态,后来他接手管理后,做的第一件狠事就是把发给这些人的工资从现金改成打卡,然后直接把卡交到他们的老婆手里。
从前面的几个表现可以看出,最初一段时间张昕对员工的态度基本是放任的,对他来说,最大的困扰不是内部,而是“11户”。
等到张昕用强硬的态度赶走“11户“,转而开始整顿内部纪律时,有点儿脑子的人都明白了,以前他一直在装傻。
“那时候我就是装傻,没办法,不然摸不清真实情况。如果一去就大刀阔斧地整顿纪律调整员工,大家会一起完蛋。”张昕直言不讳地承认了当时他采取的策略。
赶走“11户”
张昕把第一个矛头指向了“11户”。
这“11户”,已经驻扎在公墓1年多了,人数20个人左右,占据着一间破旧办公室的一个角落,为了生活方便,锅碗瓢盆都搬来了,还有自己的会计,做独立账本,没有任何票据,形成了一个企业两套“班子”的奇特现象。这些人,是企业的“前锋”,客户来交钱先经过他们的手,抽取13%后,剩下的钱也不上交,别人都不敢说话,谁说他们就揍谁。
张昕上任第二天开会,除了交代让老公墓主任继续负责一段时间外,还有个重要议题,就是“11户”必须从公墓撤出去,不能干扰企业正常运转。
风声很快传到了“11户”耳朵里,在这个会议的当天下午,这些人就跟张昕有过一次较量。较量的方式很牛,他们直接冲进张昕的办公室,没敲门就涌了进来,先论上了白道黑道。
他们威胁道:“你打听打听,白道黑道你随便问,谁敢赶我们走的?”
张昕身子朝椅子后边一仰,没有丝毫表情地说:“把你们所谓的黑道说来听听。”
这些人报出了几个名号,张昕听了一笑,坚决地告诉他们:“你们必须走。”
“11户”似乎打算退一步,拿出谈判的架势,说走可以,但他们以前拿到的钱就不给了。张昕仍然很坚决:“不行,钱是企业的,如果你们拿走,我只有汇报上去,到时候法律找你们跟我没关系。”
对方摸不清张昕的底,那阵儿张昕的装扮不像后来那么休闲,而是西装革履,小墨镜一戴,看着挺唬人的,所以“11户”代表也不敢太造次,而是一次次来谈,话题始终围绕着钱的问题。
这么围攻和折腾了一个星期,张昕上火犯了痔疮,走不动路了。不过前一段在跟“11户”你来我往地纠缠时他放了一个口,让他们退回强行收取的钱,但作为股东可以抽取其中的13%。这一块儿,他也说服了民政局的穆局长。
即使这样,“11户”也没有轻易放过张昕,在他做痔疮手术期间,得到通融的“11户”还是不断来找,跟他讨价还价,例如,他们在公墓外做了一个黑铁皮牌子,刷了白漆,上写“公墓”,花了800元,怎么办?“占领”期间受了伤,能给什么补助?几百几百地扯,张昕也做了妥协,能答应的就答应下来。
三个星期后,“11户”办完手续彻底撤出。
(下期预告:主动出击)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