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长久以来,我国人民在祭扫先人时,都会燃放鞭炮、焚烧纸钱,这些行为让环保、消防和清洁等部门紧张不已,因为把握不好,一是污染空气,二是易酿成火灾,三是浪费钱财。
我们需要怎样的清明文化?作为现代人,应更多倡导采用文明环保的方式进行“绿色扫墓”。
如今,土葬逐步被节地生态、文明环保的墓葬、树葬、花葬、海葬等取代。明烛、鲜花、檀香、祭酒、哀乐等更为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认可。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