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采访王艳

公墓陵园行业博客-采访王艳         发布日期:2024-12-08          查看:1180

回想起6年来在走过的历程,她似乎无话可说。

谈到成绩,她说没有,只是一个执行者。

执行中的难处?她摇头:不难,难的都让老总承担了。

自己承担了什么?她说:责任。

责任背后的酸苦?她笑:更多的是幸福。

幸福。这是一个因病卧床的女孩子的感受。

……

老总张昕说:她的贡献远大于我。

她的同事们说:姐姐是侠女,她给我们最多的关怀和温暖,有她在,我们就踏实。

……

这个“侠女”,就是王艳,天津公墓销售总监,中国殡葬业最年轻的企业高层,今年29岁。

侠之大者,在于包容、真诚、专注、达观、因缘而就、因势而立,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一个团队,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在公墓还是一片荒凉之地,这里的员工走马灯一样更换时,她就踏进了这片平静的土地,度过了并不平静的6年,从导购、销售科经理到销售总监,忙碌的是她的脚步,献出的是她的忠诚和热爱。

而当企业蓬勃发展,成为行业先锋,当员工凝聚一心,以大学生团队特有的激情、活力和专业为客户精心服务,并与企业共同打造和推进“凝聚孝心、传递爱心”的品牌理念时,她却病了,病了两年,直到支撑不住,手术、治疗、静养。终于歇一次了,6年来从未有过的清闲。

忙碌中的停歇应该是难得的,但王艳的这次卧床休息,却让同事们心痛。在的发展道路上,她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同事们的忧喜中,她是不能离开大家视线的“侠女”姐姐。

所期盼的是,她能尽快回到大家身边。如同以往,笑靥如花,温暖如春。

王经理,听到请回话

一开始的日子是艰苦的。环境苦,工作也苦。

最初的王艳得不到认同。20022月,大年初三,通过招聘,王艳去了。在销售科的简陋办公室里坐了三天后,她第一次见到公墓老总张昕。

“记得很清楚,正呆着呢,外面进来一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上楼,顺便扫了我一眼,后来听人讲,事后他问销售科科长,怎么这样的人也招来了?当时我的样子肯定不符合企业要求,一看就是在社会上浪荡了好几年,跟现在的我没法儿比。给我的改变特别大。”说这话时,王艳一脸的灿然。

而改变需要经历磨练。

王艳一工作,就住在。当时宿舍里就两个女孩子,只要天一黑,绝对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一点儿灯光。

“很多人问我害怕吗?从来不怕,也许跟有缘。就是冬天冷,盖几床被子都手脚冰凉。”

那时还没有绿化,只要一刮风,满眼风沙,指甲缝里都塞满了沙土,天天晚上洗脸洗头,盆底铺着一层沙子。那阵儿还没自来水,水都是从外面井里抬来的,刺骨地凉,还得自己烧。导购员出去服务,先要穿大衣,然后套上纱巾、手套、帽子,全副武装,夏天还要戴墨镜,不然外面太脏,沙子刮得人不敢张嘴。

上班没多久,赶上清明,突然忙了起来,一直闲呆着的王艳领着客户满园子跑,没有歇脚的功夫,一天下来,腿都软了,草草洗漱一下,倒床上就睡。

“这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当时老总出台一些政策,其他人不理解,我站在老总一边,他们就一块儿排挤我,因为这个我躲在家里哭了好多次。看看现在的发展,那些没有坚持下来的人怎么想呢?有时我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而坚持下来的王艳在2003年春天成了公墓的销售科经理。她带着几个女孩子组成“女子兵团”,为越来越多的客户尽心服务,2003年清明节,一上午时间她就谈了101个客户,说得她的嗓子都哑了。

“最怕的就是对讲机里传来导购员的呼叫‘王经理,王经理,听到请回话。’惨了,我一听到这样的呼叫就哆嗦,肯定出差错了,得赶紧去解决。”

差错经常发生,那一阵儿还不是电脑管理,的销量很大,碑文什么的都是用手写,也许是刻的字错了,也许连笔字人家客户不认同,例如“玉”字,一连笔,客户说这是“王”,要改,王艳赶紧跑过去赔礼道歉,人家怎么骂也不吭声,听着,然后全力以赴马上处理。

那时客户投诉的也多,因为全靠人工整理,总有疏忽的时候,本来把1号到30号下葬的顺序码好了,一不小心,顺序错了,人家捧着骨灰盒来,碑还没立,又是一顿挨骂。

“每天出现的情况都可能是新情况,避免了这个出现那个,神经整天都是绷着的。”

王艳自己也有出错的时候。2003年清明节,她少收了一个客户的钱,墓证上的墓位号也不对,她立刻重新打印了一份票据,然后上门赔礼,心里还想:客户不付钱我就自己掏了。好在她的诚意让她顺利地解决了这个事件。

白天忙,晚上也忙。下班匆忙吃完晚饭后,立刻跟员工一起核对总图,校对碑文,与财务核票,有一处对不上的就得重新倒腾,然后开会,总结问题,部署第二天工作。当一天的忙碌尘埃落定时,常常已经是半夜12点多了。

“大家都是那么过来的,不是我一个人,没有休息的时候。2003年之前,我们还没从长沙民政学院招聘大学生,公墓里没有男生,都是女的,好几年春节值班,我和几个女孩子像男的一样,负责全园所有工作,选墓、扫墓、话务、财务,代兼厨师给自己做饭。但日子一天天好过,一步步发展壮大,打心眼儿里我有一种幸福感。”

这是一个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企业里的员工。与年龄无关,只关乎她的追求,是她生命中重要的一环。

 我没不行 

2005年是公墓的一个整合年,服务、环境、企业文化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在销售方面,全面整合业务员队伍。这一块儿,由王艳全面负责。

于她,这是转变的一年。

“原来的业务员有几百个,市场服务比较混乱,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调研,我们选出28个人组建了一个营销团队,他们属于员工。”

组建团队不难,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刚开始王艳没有管理概念,是懵的,还是像以前一样着重服务于业务员,但慢慢地她发现这个路子不对,业务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和问题,习惯性地认为提出来了就应该得到满足,如果按照政策来处理,人家会有意见。王艳意识到,以前企业与业务员是合作关系,现在他们是员工,她应该用制度去管理。

有制度还要有人情。王艳每天去转悠市场,跟业务员做朋友,人家有什么困难,她都尽力去帮,然后再坐下来聊天,一点点灌输企业服务理念,例如最简单的统一服装,如果高高在上只在会议上谈,业务员肯定不听,那就私下里沟通,很容易地,业务员也能接受了,他们明白,企业发展了他们才会跟着一起发展,有什么想法也开始主动去沟通、交流。以前有客户,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现在不,都是的客户,业务员提供的,就是周到细致的服务。

在这方面,南开区地环里181号服务点店长段占敦的体会很深。“以前我们做业务的,就是散兵游勇,在利益驱动下,业务操作特别不规范,客户不信任我们。2005年王总组织营销团队后,变化很大。王总经常到我们服务点来,给我们讲服务理念,以前不理解,现在完全接受了。加入团队,从我个人来讲,有些东西不学是不行的,从服务形象到质量,都得慢慢提升。当别人看到我们统一服装、统一服务车、统一门脸,说这是公墓的,我就觉得特别骄傲,这是对我们这一行的尊重和信任,这在过去从来没有过。这个团队让我有一种归属感,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就去找王总,只要她能解决的,她肯定会帮着解决。王总是个特别能为别人着想的人。我们业务员都挺服她的。”

就在营销团队稳步向前,为企业赢得更大发展和更好口碑时,王艳的身体却感受到了不适。2006年夏天,她的肚子开始经常性地疼痛,找个时间去医院做检查,发现有问题,但她没有放在心上。

“一查,有东西,再一查,没了,时有时无,我没当回事。一年后,肚子疼得厉害,又去查,长了一个瘤,我没吭声,疼了就输液消炎。哪儿有合适时间去做手术啊,术后正常恢复期至少得半个月,在,半个月意味着什么?清明之后,是月亮节,然后销售政策改革和企业培训,到10月,销售旺季,确实没时间。肚子只是间歇性地疼,‘刺啦’那么几下,站一会儿,出点儿虚汗,忍一忍,那个劲儿就过去了。

而就在王艳忍受着那个“劲儿”的时候,周围同事并不知道她的疼痛,他们看到的,依然还是那个风风火火、做着这个帮着那个、笑容满面的姐姐。

“姐姐不爱吃水果,也不吃零食,可她经常给我们买水果吃,出差回来也都大包小包的,说是给我们解馋。”一个同事这么说。

“没办法,满脑子想的都是这帮孩子,他们很多都是我招聘来的,比我小不了多少,不过看他们在成长,我真的替他们高兴。有的孩子没有对象,我都愁得慌,总想着把谁跟谁配上。今年集体婚礼时,我帮他们张罗,心里美啊,我想,如果我举行婚礼,也愿意在企业办,这是我们的家,在大家庭中办个婚礼,那是什么心情啊。”

车辆安排、亲属接待、婚礼仪式……轰动一时的5.11公墓集体婚礼,王艳是总指挥,事前事后,都是她在安排和部署。婚礼当天,她拿着对讲机满处跑,偶尔停下来,按住疼痛的肚子,嘘口气,转过身去,还是一如常态。

就在她倾力为被她视为孩子的同事们举办完集体婚礼后,自己却躺在了医院的重症室里。谁也没告诉,一个人就去了。

很少有人见过王艳流眼泪。公墓老总张昕见到了。在医院里,张总去探视,王艳的眼泪“哗”就下来了。“像见到了家人一样,有委屈,也有踏实感。”而这时候,王艳的父母并不知道女儿已经病得很重了,因为手术前一天,她还说说笑笑地跟父母一起吃晚饭,然后告诉他们,第二天她要出差,要好几天,那边开会,不能开机,如果不能接通电话,别着急。

谎言背后的关爱尤其让人动容。

同事们陆续知道了这件事,集体去探望,她们看到的还是笑盈盈的王艳,好像病痛与她无关。

“我忍着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我就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点点把眼泪咽回去,不能让孩子们知道我难受,怕他们承受不了。可我看到他们写的关于我的博客,实在控制不住,只能看一段就立刻关掉电脑,不然不知道眼泪要流多少。”

眼泪流过,才知道坚强的力量有多伟大。

病床上的王艳念念不忘的还是工作,以及的同事们。她扳着手指头算日子,说过一段儿时间能开车了,她就去遛一圈儿,拥抱一下孩子们,然后,再过一阵儿,营销业务也该承担起来了。她不能离开太久。

“不是说没我不行,是我没不行。有一两天我要是没去,就感觉心里空荡荡的。我躺下了,撂挑子了,让我觉得愧对。”

 愧对!说出这种话的,往往是极富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人。王艳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