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集训生活已经结束有几天了,现在大家都已经分到各部门开始了业务知识的学习。你们作为第一批90后大学生入职员工,慢慢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人。
通过28天的集训,你们知道自己的的巨大改变吗?
殡仪系苏立辉老师眼中的90后
老师眼中的90后大学生
90后大学生最显著特点是:个性张扬,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接受新事物快;精力充沛;对公平秩序的诉求高。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欠缺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意识强,团队协作能力较差。
90后与80后的不同
总感觉80后的还是有一部分的学生吃过苦,所以也能够吃苦,而90后的学生基本上没吃过苦,因而吃苦的能力也较差。
另外,80后还是有一部分不是独生子女,或者说身边与之一起成长的朋友伙伴较多,因而更多地会考虑自己是处在一个环境当中、一个集体当中,会更多地以一个集体为出发点来思考问题;而90后则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的条件相对较好,因此,从小到大的成长身边就是父母、亲戚全是围着他来转,因此,养成了一种潜意识地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协作能力相对较差。
90入职,老师对学生讲的一些话
1)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要更多地脚踏实地,要多向前辈学习。
2)做好职业和人生规划,让自己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努力。
3)要学会独立思考与独立生活,更要学会团队合作与人际交流。
教官赵彬眼中的90后
对军训意义的不理解到认同
开始来到时,他们学生气质较浓,喜欢穿奇装异服,喜欢随时地随玩手机。
第一天训练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觉得没有意义。天这么热、何必要受这样的罪,人黑了,正步踢好了能有什么用,自己是来学习、工作的,不是为了受军训的苦。所以刚开始那几天很多人的不服气都写在了脸上,但是没有人放弃。
作为教官在训练场上是严厉的,训练完之后就会跟他们讲些军训的意义在哪里。他们也足够聪明,大概是一个星期之后,大家在训练场就有了年轻的人的激情和斗志,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他们平时的说话中和博客里都会提到军训的意义是什么,有的说挺好玩的,有的说训练让自己更坚强了,有的说懂得了团队精神……但不管怎么样,他们从骨子里认同了军训的必要性。
没吃过苦到因苦变自信
这一批90后大学生大多数家里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没吃过什么苦。训练对他们来说既是心里上的挑战也是身体上的挑战。但90后骨子里有一种永不服输的霸气,他们爱面子,厌恶别人说90后不行、自己不行!
拉练万米长跑中,他们为了打破了上届集训队长跑纪录,丢掉了不如上届集训队的帽子,他们创造了奇迹证明了自己。有很多人说:万米长跑那么痛苦自己都坚持下来了,那以后再大的苦也不过如此,没有自己做不成的事,完不成的任务。言语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从未有过的自信心。
老员工姚园园眼中的90后
以自我为中到心中有团队
开始来到的时候,他们虽然都是一个系里,但大家之间却并不熟悉,甚至有些人相互还不认识,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团队的概念。
训练前三天的时候,以自己为中心表现非常严重。队列中如果有人做错动作,感觉事不关己,甚至会埋怨某一个人。做错动作就要罚,教官给他们出选择题:是一个人受罚还是集体陪着。虽然每次都会选择大家一起陪着做,但还是有些人不服气。
大概是“共患难”了一个星期,彼此之间也建立一些感情,团队意识也慢慢有了。这个时候有3个人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选择离开这个团队。明显看出每个人内心的失落感,他们试图劝说,希望走的人能留下来。但3个队友还是走了,那几天整个队伍都有些压抑和低落,但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团队。
经过几天的调整这支队伍又恢复到了应有的战斗力,他们更加珍惜这支团队的感情,把所有的力量都拧成一根绳子,不抛弃不放弃!
被动拒绝到主动接受
开始的他们对企业一些规章制度很抵触,比如说叠被子,总是在抱怨被子的质量有问题,叠不出教官想要的结果。但当教官拿他们的被子演示叠出合格的“豆腐块”时,他们不说什么了,继续练习,因为他们明白了不是被子的问题,而是自己。
职场不同于学校,有些学校带来的坏毛病就会被“揭发”,开始的时候他们把这些的不情愿都写在脸上了,无法接受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有的选择逃避,有的以沉默来对抗,做事的热情马上就会刹车。他们不想把自己的问题摆在桌面上讲,宁愿自己偷偷地改掉,拒绝别人说出自己的一点不好。
但军训之后的他们改变的“有规矩”了,会主动问老员工自己生活和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坦诚地接受、改正,像是一夜之间变得特别乖巧。在加班的时候即便老员工不在办公室,他们也能够自觉安排工作,会安静地练习打字、学习业务知识、主动地在网上与客户交流等等,他们正一点点地向工作人转变。
的90后,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