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上课我们所学的是古代的一些大哲人对生死的看法。就像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照道家看,生和死无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因此,说“生”、说“死”只是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看法,故应“生时安生,死时安死”,这样就可以在顺应自然中得到超生死。这是古代大哲人的生死观!下面我谈下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和想法。
生与死之间是“生”好还是“死”好呢?我想大部分人一定会选择生,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剩下的人为什么选择死呢因为死可以摆脱七情六欲的痛苦。但我觉得,生就是为了幸福,也有的人拿生命做赌注。《史记》中说:死分为两种,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死也就是:为人民而牺牲;轻于鸿毛,就是欺压剥削人民而死。
我想如果有灵魂这一说法,我一定很赞同。尽管我不相信这种封建迷信,但如果有灵魂,人死后一定很快乐很自在,不必过着被人欺压的生活,人看不见也不会吓跑这些人,还可以探望生前的家人。因此我很赞同这种说法。
“生”与“死”都不是解脱,而是一种循环过程。“生了死,死了生”。“生”与“死”是我们永远甩不掉的东西。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