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小巷到处一片喜气阳阳的气氛,购年货、买衣服、逛庙会、走亲访友、成为春节期间不可缺少的。“这些事情”在节日期间无疑成为一种催化剂,让过节的气氛更加浓烈。回家过节的根本就是陪陪父母,好好的在父母身边。聊聊家常,谈谈自己在外的工作,即使在工作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在父母眼中也是回家过节的“快乐的大事”。
“叮铃铃……叮铃铃……”。打开手机一看,一个陌生的号码。嘴里马上就习惯性的说出:“你好,我是葬礼师王希华,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只听到手那边一阵笑声。“喂,儿子,我是你爸!”“爸啊?你啊?我以为是客户呢。啥时候买的手机啊?”“今天赶集,刚买的,280呢!你妹帮我选的号,交了一百还送一桶油呢!”“爸爸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过节了,这是你妹送给我的礼物,边说着边乐着……”。由于工作原因,没有聊多久,就挂了手机。听到这些,令我对父亲的感情不断涌上心头。眼前,总有些是湿润着。虽然,父亲不在自己身边,但是脑海里父亲依然在眼前矗立着……。
父亲,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从小因为兄弟姐妹多,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就早早的辍学了。自己主动担当起了家里的顶梁柱,听父亲说:“当时,因为是在生产队里,要靠挣公分吃饭,没有劳动力就没有饭吃;没有劳动力,家里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个饱。所以从那时起,父亲就开始在黄土地上开始了一生的劳作。那时,父亲年轻气壮,经常是拿满分10分。伯伯,一直上学,直到后来当了一名干部;两个叔叔也是毕业之后拜了师也学了手艺,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成家之后生活也过的非常殷实。”只有父亲,至今还是劳动在那片黄土地上……。后来,父亲感觉光是个人勤快不行,因为没有文化,要想过上好日子。那也是非常吃力的。把所有希望,放在了自己儿女的身上。所以,只要一有空,父亲就和我们讲解家里的那些事情,想让我们明白一些事情。
不过,父亲给我们讲解他的那些事情,因为年龄小,自己总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是要讲解这些东西给我们听。记的小时候,因为要交学费。脑海里记得非常的清楚,学费15元。父亲带着我挨家挨户去借钱,自己现在也记不清楚借了多少家,走了多少路。最后还是凑齐了学费。从那天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因为,父亲的辛勤劳作加上父亲的小生意慢慢的有了起色。家里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没有过几年,由于父亲的勤劳,家里也有了一些积蓄。可是,我的学习成绩确是平淡无奇,父亲每次都和我讲,他由于自己年轻时没有读过几本书,希望从我开始多读一些书,识一些字。做一名有用的人。
可是日子过的非常的快,转眼间就要初中毕业了。可是读高中的希望完全是渺茫,自己也是心安理得想像出自己像父亲那样的生活,感觉那样的生活也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初中刚一毕业,就和父亲在家里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劳作”,整天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过几个月这样的生活便让自己对人生感觉有些腻,甚至看不到什么希望。突然在田地里干活的一天,我对父亲提出我要上学,自己以为那是一个玩笑,可是父亲一下子就当真了。父亲欣慰的点点头,说可以。从那一天起,父亲一边忙于农活,一边忙着帮着给我找老师,让我在初三复读。也是从那一天,自己开始了每天认真学习,每天认真看书,即使没有人在自己的身边也是如此。也从那天起,父亲每次看到我学习,自己都是非常的开心。也是从那一天起,父亲对我的希望又再一次燃烧了,平日里父亲为我做饭,我只要有需求,父亲也是有求必应。那一年,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我们县的省重点高中,成为全家人的骄傲。
虽然,在高考时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父亲依然没有放弃,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报一个学校。可是我学习的精神,以及对事物探索的精神,也在不断的摸索着,父亲也以我能考取大学自豪过。同时,那也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全家人对未来的希望。虽然,父亲也知道他儿子的同学如今也有在中科院工作的,可是对父亲来说,自己的儿子选择的永远都是自己喜欢的,也是自己想看到的。
到如今,工作已经跨越了四个年头,可是前些年每年春节都回家过年,也如愿以偿的陪了陪父亲及母亲。可今年由于自己工作需要,不能回家过年。相信父亲及母亲也是能理解的。
电话里头听到父亲那爽朗的笑声时,再一次让自己对父亲的那种尊敬之情油然而生,也是更深,更重了。自己也答应父亲自己在单位会努力工作,不断创造佳绩。也在默默的要求自己,一年更比一年好,事业一年更比一年棒。祝父母亲在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幸福长寿,平安过节。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