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殡葬歧视”
社会很多时候是矛盾存在的,作为社会主体的“生”与“死”是其存在的自然规律,是生命的物质起点与终点,这个事实是谁也无法回避的。但是人们通常对于“生”的研究多于“死”。对与“生”有关的人与事多持欢迎、支持的态度,而对于与“死”有关的人与事则往往是采取回避、厌恶的态度。于是乎,传统文化中,社会对殡葬从业者一直都有一种歧视的态度。这种对“死”的回避与厌恶、对从业者的歧视,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情结,并将习惯性地将这种恐惧延伸到殡葬从业者的身上。
社会对殡葬从业者的歧视,使得殡葬从业者不仅要在工作上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还要面对社会层面的精神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导致了我国殡葬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不高,而从业者素质不高又反过来继续影响社会对殡葬从业者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这种大环境下,要改变人们对殡葬的恐惧,改变人们对殡葬人业者的歧视,就需要从业人员从自我做起,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通过对生死哲学的探索、通过对现代殡葬文化的传播、通过自我的心态调整、通过高品质的人文关怀服务来改变社会对殡葬的认识、对殡葬从业者的认同。今天的正是这种新兴的高素质殡葬从业者团队的代表,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正逐步改变着身边人的传统思想,逐渐认同殡葬业的意义和从业者的高尚。在这个行业中,员工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的认同。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