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治丧委员会

公墓陵园行业博客-治丧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4-12-09          查看:1088

当医院出具死亡证明后,丧事办理就正式开始了。

 办丧事,首先要有一个班子,以便分头料理,不致人多事杂而致紊乱。有时,民间则还有因混乱而丢失财物的情况发生。不同时代其名称各异,现在较正规场合多称“治丧委员会”。组织治丧班子古已有之,如孔子将死,其弟子便按诸侯的规格组织了一个治丧班子,总负责人为“臣”。孔子痊愈后认为“逾礼”而大光其火。可见,治丧班子通常是在死者尚未咽气时便已组成了。

 如上述,国葬的治丧委员会主任由政治上最高的继承者担任;公葬的治丧委员会主任则通常由死者所在单位的(最高)行政领导担任,或团体中最有名望者担任,以便从直观上提高丧事的地位。

 在民间,一些地方俗称治丧班子的头领为所谓“总管”(或“提调”之类)。有时大总管下面还设几个小总管,一个主内(指厨房、茶房等),一个主外(接待来宾,灵堂应酬等),还一人为“采买”不等。各总管下都有相当人手,由总管负责指派他们办事,所谓“各司其职”。在各项事务中,最敏感的是与金钱打交道,故收礼金者(即接收赙赠)、采买者通常要最亲密者(多为亲戚)并且两三人以上,以利于互相监督。这一切都与中国古代兵法及行政管理学暗合,如组织治丧班子相当于组成司令部,指派总管相当于“登坛拜将”,指派某人干某事是“因才而用”,故项梁亡命时便曾经暗中以兵法去规划办理丧事,并观察属下各人的才干。

 由于丧事有一定程序和礼仪规范,民间富家想将丧事办得隆重体面,不致招人物议,通常在请地方上那些通晓丧事礼仪、善于奔走和交际、有相当口才并颇为地方上所敬重者来当总管,全盘规划治丧事务。丧期,作为嫡长子的丧主需跪灵守孝,又由于慌乱或伤心而思绪不清,不能处理丧棚内外的诸多杂务,故各方人等有事不能直接找丧主,而是请示总管。通常,总管逢大事才请示丧主,小事则代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