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航拍选墓 国家级画师易白石先生安眠于公墓 |
8月7日的公墓,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炮竹声声,只有杨柳随风飘舞,群蝉合鸣演奏一首充满无限激情的交响乐。伴随着礼仪人员庄严肃穆的步伐,易老先生将长眠于公墓。
易白石先生生于1929年,字小龙,晚号五癖堂主,别署“行云楼主”, 就读于天津立正日语校。 其一生担任印刷系统古典图案设计工作,一九九二年被载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一九九六年被聘为《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特约编入《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礼》,经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部委员会“资质认证”定为“著名国画艺术家”。
飞行器航拍选墓
易老与公墓的缘分,源于易老之子易光伟先生的一次飞行航拍。易光伟先生是飞行器爱好者,热衷于飞行航拍,在一次回放航拍录相中无意发现了公墓,对公墓的环境感到相当惊讶:四面都是荒闲的田地,唯独这里春意盎然、勃勃生机,犹如沙漠之中的一片绿洲,易先生记住了这片美丽的景色,记住了。
易光伟先生说道:“父亲写意花鸟,尤擅蝉柳,美欢田园小景,这样的景色才是他理想的安眠之处,于是本次选购墓地毫不犹豫就来到了公墓。”
客户来公墓选购墓地的方式很多,有慕名前来的,有朋友介绍来的,有参观完全天津所有公墓后再来的,有通过互联网了解公墓的,但利用飞行器航拍购墓,易先生算是首位。
夏蝉幽鸣送别易老
易老一生作品无数,却书无师承,多冯自悟,在书法、绘图和篆刻方面都颇有成就,作品被书画界广泛收藏。易老生于豪门,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却为人低调,不贪功利,很少出席各种活动,对田园生活十分热爱。本次葬礼非常低调,除了直系亲人和两位弟子之外未惊动外人。
易老的一生从事艺术工作,他的作品是书画界一支绚丽的花朵。毛笔、砚台随葬,天堂里的易老将继续作画,续着他与蝉的不解之缘。
绿荫深处,杨柳枝头,娇小的精灵,忽而引亢高歌嘹亮清脆,忽而浅唱低吟,深沉幽远。伴随着安葬致词,为易老的一生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公墓担任传承历史之责,将这份人文资源保留下来,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2008-08-07)
(文:唐强 谭云)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