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爱与孝同行

公墓陵园行业博客-爱与孝同行         发布日期:2024-12-11          查看:973


中午,三名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来这里,从架势上看,很专业。他们很有礼貌地将三辆自行车并排停在了一个车位上,然后,从背包里拿出来一块毛巾,又到小卖部买了一束鲜花,三人很严肃的向墓区走去。

在这三人中,有两位是我没有见过的,而另一位,我已多次看见过他,每隔一个月他准会来一次,也是骑着他那辆“跑车”,他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他是福五区的客户,那里安葬的是他的姥姥,今天是十一期间的假期,他带上了两位车友前来祭祀,既能观光,又能拜祭亲人,又是车友相聚,岂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停车场我看到他们从墓区回来,边走边聊边看园区的景观。他从洗手间出来后,我们碰面了,我习惯的打声招呼“你又过来啦,上个月不是刚来过吗”?“是的,我每月都要来的,姥姥在世时,我就是每月都去看她,现在她住在了这里,我一样每月都来看她,来这里我很熟,也很亲切,今天是和我的两位车友一起来的”,我向其他两位点头示意,看得出来他们来这里很轻松很愉悦。很普通的话,很轻意的承诺,却是无比郑重的兑现着。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姥姥并没有走远,他也并没有离开姥姥,就这样用自行车,传递着对姥姥的爱与怀念。

我很敬佩这位主人,虽说我们从来没有交流过,可彼此都在心里相识了。我知道他每月都会来看望一次姥姥,他知道我以前在安葬部门工作。他是自行车队的,每次从市区骑车过来都需要用一个多小时。对于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来说,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算不上什么,但我敬佩他对自行车的酷爱,更敬佩他对姥姥爱的执着。用天津的话说“外孙是白眼,孙子是红眼”,但他不是,他胜于“红眼”,也决不逊色于子女对父母的那份孝心。他的爱已消除了辈份的距离,表现得那么的个性,那么的直接,正符合现代的年轻人,而他能够每月坚持来看姥姥,也正是如今年轻人中最难得的举动。

他的做法另我十分感动,他不是家里唯一的人,可他代表了整个家庭的精神与美德,他的行为否定了‘孝不过三’的传统说法。这是新一代年轻人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凝聚孝心,传递爱心”的企业文化又一次掀起高潮。

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肩负着“传承爱与孝同行”的历史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伸出友爱的手,迈开轻便的脚步,点燃心中慈善的火,让凝聚孝心、传递爱心继续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