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力顶海涛的《新年“新”过》在此,我也跟贴写篇《新年不一样》零九年,我在已领结婚证的媳妇家经历了一次全新的过年方式。
过年大都从小年就开始忙呼起来,很重要一点是都会去买猪肉。但做法大不相同在南方主要是做腊肉、熏肉、腌肉等等,当要吃的时候切下来与其他菜一起炒着吃。北方则不一样买来肉先煮,熟了之后直接拿上桌就吃,这回我算见识到了北方的大块吃肉,猪蹄原来不用切,直接手抓起来就嗑,好不过瘾呐;其他吃不了的冷藏,如牛肉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及食,还别说这吃肉的感觉还真不错。在年前南方农村里还会糯米来打糍粑、炸糖果;而北方则用发面蒸馒头,馒头的形状可以各式各样,李骞妈妈手就可巧了,又是小鱼又是花的好玩极啦。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南方主要吃一顿团圆饭,一般从两点左右开始,吃到下午六七点然后洗澡换衣服看春晚,吃饭总是老几样,鸡鸭鱼肉,南方还有一个特色菜叫“酿豆腐”,酿豆腐=北方饺子馅+油炸豆腐。做法:南方酿豆腐一般用煎,北方饺子一般水煮。初一早晨吃大年三十剩下的菜,叫年年有余。北方整个的都吃饺子,在饺子馅上下功夫,有茴香的、白菜的、韭菜的、茄子香茹的……只要想得出就做得到,李骞妈妈又怕我天天吃饺子不习惯,从回家那天就变着方法吃,一天手擀面、一天羊羯子、一天包饺子、一天吃混沌……天天换新鲜样。但大年初一还是吃饺子,每人先来八个饺子,其中一个有硬币,有幸头一次回家这硬币就让我吃到了。
吃法上不同,拜年更是不一样。北方见面都说:“过年了,祝您身体健康!”南方见面就说:“新年好,恭喜发财!”连在天津上班那么多年的谭姐打电话说的头一句话也是这样。南方大年初一零晨过了十二点就可以睡觉了,直到天亮再放一挂炮开门后还可以继续睡。拜年规律: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走四方。街房邻居都在初二以后再去走访。走访亲朋好友一般都得领着东西去,不吃饭也得吃个点心,只要没生小孩的青年都会得到长辈的红包,所以家家户户都备着可多的红包了,也许这就应证了谭姐那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北方则不一样,五点钟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饺子,然后就去上祖坟,跟老人家说说过去一年的家里的情况,再讲讲今年又该怎样,跟老人家聊聊天,这拜年首先拜的是“祖上”,把“孝”字放在第的一位;回来之后左邻右舍的就开始拜年了,无论你年纪多大见了长辈就得下跪,来到这才真见到这个“拜”字了,这你来我家拜,我到他家拜,就得花上一天,所以往往到了初一的晚上大伙睡得就比较早了。
跟海涛的感觉一样,南北有太多的差别,可心里面却都非常喜欢这别样的风味。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