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亲爱的,我只是一个俗人

公墓陵园行业博客-亲爱的,我只是一个俗人         发布日期:2024-12-07          查看:1576

娃娃跟我说,我们应该跟小孩儿学管理,成人的管理粗暴、强权、固执,而孩子,率真、霸气,还带点儿自私。她把管理分成了成人和孩子两个世界。这是个孩子气十足的管理者,我喜欢她,所以碰到难题我就颠儿颠儿地去找她。

茹大律师说,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这个一辈子与死刑犯打交道的美女律师跟我说了那么多,在我听来也就是简单的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她还绕了那么大一个弯。

我说,爱一个人的结果分两种,一种是不说就明白,一种是说了也不明白。

大姐说,这个世界两种人,一种人是大智若愚,一种是大愚若智,你属于第三种,一个俗人。

没错,亲爱的,我只是一个俗人。我的爱在文字中,有时只属于一个人。

童年不俗,懂得与人分享糖果,但时光一去不回。追忆似水流年是成年人的专利。其实,这也是成年人的自私。

一个初见的朋友冷不丁蹦出了这么一句话:只有活得复杂的人才想回到童年。

我严肃正确地活了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猛然被这句话给搅乱了,因为我不确定自己算不算活得复杂。

植物都是以枝杈的格局生长的,人就更没有理由不这样。只是枝杈多了有时难免让人猜疑。我觉得人活着肯定要留下很多蛛丝马迹,让别人耻笑,或者让自己心安。有一段时间我狂热地喜欢上了汽车,天才设计师们把汽车变得越来越像时装一样招摇过市。身边的朋友怂恿我:还不把你那破车给换了?我不,我觉得再好的车都离不开一个刻板的设计:轮胎永远是圆的。这就证明了,汽车和汽车上的人,无论怎样想出奇制胜,总有一种东西是恒定的。如果非要有什么面目全非的改变,就像把轮胎变成三角形一样,肯定把人折腾得像上蹿下跳的猴子。

不要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不要这么说亲爱的,在我们的愿望还没有枯萎之前,我们总愿意拿出一些行动力来证明什么,或者希望得到理解,事实上,我们虽然惺惺相惜,但经常是“井水不犯河水”,这不是世故,而是生命的局限。

曾经买了一套《六英尺下》的光碟。一个开殡仪馆的家庭,迎来送往着生者和死者。每一集都有一个人死,各种各样的死法,残酷的、荒谬的……死者和生者进行对话,体面的死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并不体面的生者因为对方的死亡而有所触动。但事实上,尽管他们阴阳两隔掏心掏肺地交谈,可他们谁也不真正理解谁。

在家里看《交出桃乐茜》,年轻的生命在遭遇车祸生命即将远去时,镜头里快速闪现出很多莫名其妙的生活场景。身边的女友告诉我说这是死亡的临界状态,很正常,因为她有过这样的经历。女友说得特别自得,好像死亡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不过这个影片更触动我的是,女孩儿的母亲追寻着女儿的生存轨迹企图让女儿死而犹生时,她发现,女儿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小丫头。

所以我想,只有当所有活着的枝杈归入一方尘土时,所谓复杂也就消失了。要想活得简单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欺欺人。是否想回到童年,不过是个借口。因为童年已经被埋葬,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