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母校老师印象

公墓陵园行业博客-母校老师印象         发布日期:2024-12-15          查看:834
摘自夫子兵团教师博客,以博客发表时间为序。

郭灿辉:

    应天津之盛情相邀,我们全系二十余人,自七月四日晚从长沙出发,开始了为期七天的京津文化探访及专业交流之旅。

    公墓90%的员工来自长沙民政学院,这在中国企业界是一大奇迹。我们到达时,几十名学生整齐列队,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来自母校的老师,真的让我们无比感动!欢迎仪式后,学生开着电动车,引着我们参观墓园。整个墓园绿树成荫,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墓碑充满着个性、人文和艺术的情调,它代表着我国公墓发展的方向。 

    进入会议室,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完的谢谢,师生之间,其乐融融,让所有在场者都受到感染,作为老师,自然有一种自豪与成就的感觉充溢于胸。唱啊、跳啊,这么多天人在旅途的疲劳,仿佛一下子无影无踪了。晚餐时敬酒、敬酒、再敬酒,感谢、感谢、再感谢,今夕何夕,让人如此忘怀?

    第二天用过早餐,系部老师与集团就夫子兵团网站、合作培养人才、顶岗实践等等事情进行了真诚深入的探讨。我常想:中国的职业教育,只有在学校和企业实现了真正的合作之后,才会有长足的发展。而现实的尴尬是:学校一头热,企业在敷衍,像天津这种为民政学院既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基地,并大批招聘学生,又无比信任学生的模式是非常罕见的,这一方面说明张总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个企业家崇高的社会责任。但这种社会责任不是强制的,因为企业是需要赢利的,它没有义务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它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去培养人才。

    感谢张总!
    感谢天津!
    感谢所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帮助的社会企业!


陶浪平:

    自从进入殡仪系开始,的名号就不绝于耳,对于,我充满着期待,快到时又有一丝紧张,我要看到的到底是他的哪一面呢,他要向我们展现的又是哪一面呢,期待中有些兴奋,兴奋中又有些紧张,就在忐忑不安中我们进入了园区……

    进入,我们所有老师都被深深的震撼和感动,所有殡仪系毕业的员工身着正装排列得整整齐齐迎接我们,每个人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兴奋在脸上洋溢着,激动在眼神中荡漾着,那么的美好。我们做游览车在园区里参观,讲解员兴奋的讲解让我不自主的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她身上,园区倒没花太多心思,我想其他老师也是一样吧,见到学生就像见到了很久不见的朋友亲人,旁的都顾不得了……

    张总很贴心,把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跟老师的联欢上。在那些演出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活力,什么是生机,学生们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魅力四射,我深深的被感动了。对老师来说,没有比看到自己的学生生活得好工作得快乐更安慰的事情了,在我们看到了。 这是团队的力量,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强大力量,我不得不说我要感谢他们,让我看到了这样奋斗激情的力量,这种力量,它存在着,它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存在着,这本身就是一个激奋人心的状态啊……

    愿我们的学生都能这样充满激情的奋斗着、工作着、生活着……


钟启顺:

    天津公墓素称殡仪系的大本营,已经有几十位殡仪学子在张总旗下效力,是国内招收殡仪系学生最多的一个单位。张昕总经理是中国殡葬界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数年前张昕总经理以他的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打造了一艘为殡葬业者刮目相看的航空母舰——天津公墓。这艘船上的水手几乎是清一色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殡仪学子。

    到了,所有员工在大门口列队迎接,让我们受宠若惊。所有殡仪系毕业的员工(包括07级实习生)身着鲜艳整齐的服装夹道欢迎,说是要让殡仪系的全体学生接受娘家的检阅。师生在重逢大家都非常兴奋。参观完毕是联欢会。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上去表演了节目,节目精彩纷呈,只字片语中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无比热爱和对母校的无限眷恋。

    晚宴丰盛而隆重,整个晚宴气氛非常热烈,每张桌子上师生围坐在一起,非常亲密,无话不说,师生一起开怀畅饮。那一晚,我不知喝了多少杯学生敬的酒,都有些飘飘然了。我也逐一举杯祝福他们有一个好领导,一份开心的工作,将来会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我平时不大喝酒。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这么一群可爱的学生,此生此次,就是醉在也是一种美好的记忆!

    出来已经七八天,游遍了京津的好山好水,但都有一种在外漂泊的感觉,只有到了,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学生我们便找到了家的感觉。


熊 英:

    全体老师与天津、河北遵化、大连等地的殡仪系毕业生在一起,欢聚在。员工一个小时的汇报与表演,让我再次感受到团队的“自信、快乐、活力、优雅”。感慨万千,拙做打油诗一首,聊表心意。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今朝重逢,无比激动,
    师生友情,弥足珍贵,
    同学友谊,千载不变,
    笑语声喧,喜气满庭,
    觥筹交错,深情祝福,
    盛谈往昔,共话来日,
    与时俱进,创造辉煌。


李传霞:

    算上这一次,我是第四次到。车到门口,的员工在炎炎烈日下列队迎接我们。接下来的游园、师生联欢晚会,处处是张总这个团队带头人的个人性格和文化的倒影。每一次来,都给我的心灵带来不小的震撼。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那股精气神,值得我好好学习。


焦 雁:

真的要感谢~给了我们一个师生同聚的机会~
在这里~有同学想念的老师~有老师牵挂的学生~
看着那些曾经是自己的学生~在台上热情洋溢的表演节目~
心里留下的都是丝丝缕缕的感动~
实习的同学准备了6个节目,只表演了一个~
卢林化了一个比较雷人的装扮,为了演出效果
整个下午都没有露面,却因为时间的关系取消了~
晚上聚餐~同学们都拉着自己的任教老师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敬不完的酒~
却因为天色已晚得不到尽兴的交流~
当娜娜杨熙拉着我的手往大巴车走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份浓浓的不舍……
说没有遗憾是骗人的,带着这份温馨与依恋的遗憾,期待下次相聚吧……
娜娜、李骞、雪飞、杨熙、吴迪、海涛……
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要加油哦~~
希望下次见面~你们还是这般自信、快乐、活力、优雅~


沈宏格:

   
早就听说的员工上街是不换工作装的,而且别人问他们的工作单位,他们会自豪的说是公墓。
   
这一次刚到,又传出一个笑话:我们的小段同志打的去时,司机却问他是不是到去找对象。
   
这充分说明了员工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已经发生改变,人们不再歧视,而是有点羡慕。
   
在座谈中,学生们向我们汇报了他们在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并表演了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
   
突然,在这里,我看到了殡葬行业的曙光。
    因为他们拥有着:
   
愉快的生活、充实的工作、较好的社会地位!
   
这不正是殡仪学子们所希望的吗!


段冠清:

 
   我从天津打车去,出租车是个女师傅,她告诉我天津大概50%的士司机都是女的,呵呵,不错的一道风景线啊!然后问我去哪,我说去,她接一句是不是去那找对象啊,哈哈,把我逗乐了!感觉公墓在天津人民的心中有不错的地位!

    到去活动室一下就被围起来了,好多人啊!跟他们聊了一会后,由郭丽婷,王希华,陈燕带我游了一次。其实并不大,墓区也不是很豪华,但的品质让他们的销售游刃有余,这正是我一直想过来参观的原因。三个学生我都是比较熟悉的,郭丽婷,0632班,当时的学生会干部,活动积极份子,一个才女。王希华和陈燕都是0634班的,以前都比较腼腆,现在感觉精神状态很好,非常自信,我以前不知道两个是一对呢。呵呵!

    然后我就去看望了一下正在实习的一些07级的同学们,看了下他们的寝室,还有空调啊,感觉很不错,他们说他们虽然很累,但是过的很充实,觉得呆在这里很有归属感,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要他们好好表现,争取以后留在这里工作。

    老师们快到了,员工排成一排迎接他们的到来,我赶紧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又跟他们到活动室,本来以为是座谈什么的,结果没想到给我们准备了一台晚会,通过晚会的形式汇报了同学在的快乐生活,让我们很感动!由于时间关系还刷掉很多节目,可怜的卢琳同学化了一下午的装都可惜了!

    看完节目后在一起用餐,气氛很活跃,大家都端起酒杯,连沈老师和袁老师都下水了,哈哈,我也喝了很多!跟同学和人喝,很过瘾啊!吃完饭后我们就赶回驻地。幸亏我来的比较早,不然不可能这么多时间来了解,但觉得还意犹未尽,真的想留下来再呆段时间!


曾晓云:

    一进公墓,看到我们殡仪系的学子(毕业的和实习的)飒爽英姿地站成一列,鼓掌迎接我们的到来,很是激动,真有一种将军检阅士兵的感觉。甚至还有些恍惚,这是我们曾经教过的学生吗?怎么一个个都是那么器宇轩昂,精神抖擞的?怎么一个个都是那么阳光、充满活力的?在这里,根本就见不到萎靡不振,更见不到愁眉苦脸。在我们面前晃动的都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连老师也深受感染。

    在学生驾驶的电瓶车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园区。如果说万佛园具有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那公墓则是苏州园林般的精巧夺目!整齐而又功能各异的墓群,四周环绕天津著名人物的石雕像及其他形态各异的雕塑,在建的人文纪念馆……处处透出布局的精致与巧妙!

    环境固然重要,但人的精神气质更难能可贵!我想,正是人的这种精、气、神,才使团队成为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在学生们的叙说中,在他们的歌舞中,我更加感受到他们的那种活力,那种愉悦,那种舒心。这种精神享受是用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我虽然和他们隔了一段年龄,但是却很羡慕他们,如果再转回去20年,我也想尝试过这种开心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晚餐中,大家开心地祝酒,大声的喧哗,交替合影,觥筹交错中,更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当坐在大巴上挥手惜别时,那种依恋那种不舍,真感叹时间飞逝!
感谢的学生,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难忘的回忆和感动。只想说一句:天津公墓,天津公墓的同学们,有机会我一定再次!

    永恒的公墓!难忘的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