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白杨树的时候,是今年的三月份,那是第一次来到天津,看到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树木,心中顿生赞叹,随行的朋友告诉我,这就是白杨树。
还记得以前读过茅盾先生的一篇白杨树的散文,“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无疑就是矛盾先生笔下对白杨树最好的描写。每次读罢这篇文章,总能给我一种目睹白杨树风采的冲动和向往。发自内心的就赋予了他一种不一样的情怀。
白杨树总是容易给人留有一种情怀,一种难舍的情感。无论是离开时的不舍,还是再次归来的喜悦。它总能触动到人最心底的那一根弦。今年四月,返校的时候,纵有千百般的不舍,也只能选择短暂的离去,望着这些真诚的白杨树,我留下了眼泪,留给的是相互期盼的回忆。十一月,当我再次踏上熟悉的这片热土,远远的便看到这些婀娜多姿、花枝招展的白杨树。像是在列队欢迎他昔日的老朋友,久别的知音,期盼中的情人。此时我发现我已经爱上了她,爱上了这洋溢着快乐、自信的白杨树。有如整齐的仪仗队,欢呼胜利者的归来,招引着的婀娜的姿态,像是纯洁善良热情奔放的人,在欢迎着新人的到来。
矛盾先生这样写道:“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在风雨中拼搏,不断的经历挫折,不断的成长,做一颗世人敬仰的白杨树。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们用坚强和正直告诉世人永不弯曲的脊梁。
做一颗白杨树,更做一颗像人那样,奋斗不息的白杨树。
原来这就是精神。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