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岁末聚餐,狂欢吼叫如一场海啸,让我感觉年轻的团队首先就是嗓子给力。我挨桌敬酒颇有兴致地鸳鸯谱一通乱点,纯乱点,合适不合适的俩人儿自己看着办,我这是《忐忑》唱完啥也没说,就哈哈一笑乐呵乐呵得了。
这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一个场景,如今就在眼前,让我忍不住感慨万分,并万分珍惜。你们无法想象,十年前,同样这样一个夜晚,当时的四位管理者也在岁末聚餐,气氛沉闷。应该从头再来不要关门是我的建议,还拟订了一个全面改革的发展计划,民政局党组批准了,当初上报前我征求意见时他们反对,在那个聚餐的晚上,他们善意而婉转地对我说,这太难了……
确实非常难。很多时候我不愿意讲述的奋斗经历,那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十年来,占据了我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感情,有着太多的坎坷和风浪,但是没有这个艰辛的过程,无法理解一个人对理想的执着和热爱。
十年,既是一个时间结点,也应该是时候让我们稍安勿躁地停下来做一番思考,没有过往的积淀就没有的今天,没有我们的执着,也谈不上对未来的规划和战略部署。
十年,承载的很多,从生存到发展,从发展到壮大,需要我们步步为营又无所畏惧;十年,容纳的其实也并不多,贯穿其间的就是一个字:爱。
服务是在爱的基础上帮助他人,这是我一直重点强调的,这需要有一支具有爱的素养有文化能吃苦耐劳的一流团队,于是,2004年底第一批殡葬专业的大学生们来了。
你们很伟大,知道吗?你们的执行力、专业知识和爱的素养是其它团队无法比拟的,你们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形象。我尤其看重爱的素养,与营销不同,营销可以在一夜之间立竿见影,爱却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个过程寂寞而长久,但内中蕴藏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也因此,我们的企业文化“凝聚孝心 传递爱心”绝不是一个概念性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心灵指南。我们用心去爱客户,他们反过来也会爱我们,这是人心换人心的事儿。这是一个有益的、有效的良性互动。经过几年的积淀,我清晰地看到,这种互爱精神成了的一种信仰,让团队变得坚固、强大而狂热。
有人希望挖掘出发展的秘诀,实际上,就是在做常识性的事情,没有任何“高科技”含量。不断快速地可持续性发展,就是因为有爱心,能够真诚面对客户,做到一种至深的尊重、帮助、牵挂和关爱。
很久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中国没有殡葬法,在存在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的情况下,消费者骂声一片,这是殡葬之痛。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现实,承认现实才会有意识地把殡葬业做得更好,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否则对不起客户和老百姓。
如果一项事业的价值不是服务于人的,就会颠倒生命的秩序。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匠人”的说法,即对于企业无法掌控的制度和人们的质疑不去争论,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事儿,为客户研究和创新更好的服务,在细节上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劳动。
从整个行业的精神层面上讲,这也需要一种“大爱”。殡葬业有个独特之处,就是它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需要我们尽可能地抚慰逝者家人的创痛。我经常跟你们说,什么时候帮助别人最有效?就是在他们最困难或者最伤心的时候。帮助和利于他人,必须由发自内心的爱作为支撑点,否则很难得到客户的认可。
我很欣慰地看到我们团队的年轻人在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路上走得越来越稳健。你们有文化,有理想,年轻、干净,富于创新精神,不断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探索有利于客户的服务模式,从最初的传统服务到后来的数字化体系和网络便捷服务,每一步,都在有效地惠及客户;这两年,企业开始切实打造无烟公墓和开创全国首个无条件全免费墓区,都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和谐绿色殡葬做应该做的实事。我也知道,你们热爱这个企业,2006年到2008年三场史无前例的墓地集体婚礼,你们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了人们:你们爱,爱客户。而我,爱,爱客户,爱你们。
在殡葬业我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我的团队,有一个爱的氛围,有愉快的、积极上进的工作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友爱纯净,每一个人表现出了一种放松状态下的精力集中,这种状态使大家的潜能得到了最大可能的发挥。信任、尊重、透明、授权、协作使团队有序而高效地运转。是一支快速成长的年轻团队,所以我有时自负地说,不要跟比未来。
我很清楚,让我当总经理实际上是一种神圣的信任,政府领导信任我把交给了我,而你们则把今后的幸福和个人职业发展托付给了我,好的管理和负责任的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爱。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坚定的信仰和对的热爱执着,这种信仰和执着让我能够抵御短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诱惑,具有在某个时刻承受巨大压力的能力,同时让我对你们的成长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十年的前五年是为市场第一而战,后五年意在培养一支能够担当大任的殡葬新军,我们都做到了。现在流行“给力”这个词,但我更愿意说“发力”, 一个高层次基础上的发力,尤见功力。
十年时光,不虚此行。但是,的年轻战友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尽管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可我们还要居安思危、积极进取,还必须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还有客户的什么需求我们没有考虑到?服务无止境,很多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和创新。
一般人都不愿意变革自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就是在不断变革的基础上昂势挺进的,尤其是自我否定曾给我们带来辉煌的固有经验和做法。因此我们必须明了,在诸多关键点上不断探寻如何在公众需要、自身建设与客观环境之间有所坚持、有所突破。一事兴,可以再兴一事,事业的平台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要奋斗就会有坎坷和艰辛,不要太在意这些坎坷和艰辛。但愿你们能像《士兵突击》里的铁血男儿,不抛弃,不放弃。用不抛弃打造我们的团队,同时不抛弃你的亲人朋友和所有你要关爱的人;用不放弃坚定我们的信念,同时不放弃你的激情理想和所有你要达成的目标。不要去想你以后的艰辛,坚持走完每一天,直至全程!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