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在校的长沙殡仪系学子
我淡出管理已三年,每年两次长沙却无一落下,每次都很愉快,有你们师哥师姐前呼后拥,系里同学对我笑脸相迎,长沙湘菜怡心养胃,感觉很好。当然了,我也有任务在身,为学生军团吸纳人才。作为老总,选聘到合适的人,然后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我觉得老总的任务就完成了80%。
我要感谢夫子主任,是他一手缔造了夫子兵团,他是学者,但他身上也有着不属于学者的特质,面对企业招聘,他会像模像样地做“三陪”先生。几年前在昆明参加全国殡葬会议我们同台演讲,他讲殡葬文化,我讲服务团队。夫子讲殡葬文化不到十分钟,突兀地将话题转到他的学生如何优秀上。接着是我上台演讲,介绍由殡仪学子组成的团队打造品牌的巨大成功。我们在演讲中彼此引以为傲,他唱我和,前呼后应,反响空前,会后夫子被许多母亲团团围住询问孩子如何报考殡仪系,有人开玩笑说,夫子是中老年妇女的杀手。
现在执掌的吴迪学长是卢主任的亲传弟子,当年的设备班班长。吴迪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他在卢主任手下没挂过科,好像没挂过科就是最伟大的学生。在,员工的话题常常是当年的那些老师那些事,我提出发展了要回报殡仪系,我的话不出意外地得到了热烈掌声。我和我的同事们感谢殡仪所有老师和辅导员为培养殡仪学子所做的努力!
04年第一次去长沙招聘,初始只是不得已为之的权宜之计,因为管理自动化网络化的目标遭遇了人才瓶颈,我们急需有文化的人才;07年我们坚定地将“只在长沙殡仪系应届生中招聘”的规定写进了企业制度,因为殡仪学子为企业创造了极大的价值。这项制度坚挺至今,使的殡仪学子有了一个公正公平的干净环境。
这一人才战略是在使用殡仪学子的过程中确立的,在使用过程中来自长沙的殡仪学子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优势,一是有行业认同感,殡仪学子自入学的那一天起就准备在殡葬业为理想打拚;二是年轻有文化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与改革创新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三是80、90后中有吃苦精神的一群,当年选择殡仪系许多同学就打算以自己的奋斗早早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四是应届生是“绿色”人才,干净无污染,易于接受极具鲜明个性的信仰和文化;五是因为都来自一个学校一个系,相当于把社会最纯净的同学关系直接移植到了企业,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强。
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事情不是不会发生,的成功固然是因为有一支来自殡仪系应届生的团队,但面对的最大挑战也在于此。
殡仪系应届生来到是第一份工作,没有经历社会,没有经受过职场的历练,雄心壮志地认为有更好的机会和平台在敞开怀抱等待着他们,所以还没进入工作状态,就不再坚持,辞职进行下一个探索和尝试,对未经世事的学子来说,这在情理之中。只是在企业看来,这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儿。一位老总跟我讲起他招聘了30多名殡仪应届生全军覆没,他颇有怨言,我说你调查一下你企业现有员工中,有多少人现在的工作是他们第一份工作,没几天他告诉我这个结果为零。
而能够由殡仪应届生组成一支生龙活虎、无往不胜的团队,绝对是一个奇迹。但我不能说问题就不存在。现在经理级的学长学姐,最大年龄28岁,最小年龄24岁,因为年轻没有领导经验,犯错误在所难免,但问题是更加年轻的学弟学妹往往缺乏必要的包容性,又由于来自同系同届,哪怕是领导的一个小错误,一个人的不满往往得到其他同学的附合,结果几个人一同离职,即使最后关头有的人不想走,也因为怕背上背叛的骂名,只好选择“被”走。
所以我很能理解,有位行业内管理者曾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应届大学毕业生太难管理了,有点烦有点憷头。对此我也有自己的思考,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只盯住了应届生的短处,我喜欢他们是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的优势。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有能力对应届大学生的管理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智慧地将应届大学生所独具的优势经过整合推向市场,可以迅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他们的弱点,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不能指望30岁以后才能明白的事儿让他们20多岁就明白了,要有耐心去培养,有意志去坚持,要有足够的包容。我觉得,一个不需要意志韧劲坚持就能舒舒服服实现的所谓理想不会有什么价值。
我想说的是,优秀企业不是不出问题,优秀企业表现在有能力正确解决问题,正是在不断正确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中发展壮大的。
团队的成功也许应验了一句话,人们缺少什么渴望什么,团队的应届毕业生,经过培训很快地接受了文化,在他们身上明显具备独有的纯净品质和真诚气质,他们出现在不够诚信的市场上,立即得到了客户的喜爱,因此品牌非常强势地屹立于市场竞争中。
我一直骄傲于你们师哥师姐们无可比拟的创新能力,八年前在这个行业第一个利用局域网实现了数字化服务无纸化办公,第一个用掌上电脑替代了公墓沿用了几十年的售墓标图本。五年前你们师哥师姐淘汰了局域网,实现了远程办公服务,远程直播安葬祭祀。他们利用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概念随时随地为客户进行视频语音和文字的沟通服务。
网络传输使信息同步迅速传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地方,破除了时空限制和部门界线,利用网络技术平台为来的客户自动引路,自动提醒功能在实践中保证了零差错。服务标准化的最高境界是将标准自动化,而自动化技术平台又反过来很好地实现了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总之一切都在高效有序地运转。
你们师哥师姐以生者发给逝者的微博为创意,发明创造了全国首个电子纪念屏;用移动的灵堂概念,设计了首辆迎灵车并得到国家批准上牌;用环保理念,创造中国首个无条件全免费环保葬墓区,成功举行了非灾难性安葬一次281人的最大规模安葬仪式;在安魂意识下,摈弃了这个行业一直沿用的轿子,设计制作了金樽棺,从军队砸地有声的正步转换为祭祀无声礼步,近百名安葬礼仪人员在缓缓的音乐声中废除所有指挥口令准确庄严地完成安葬仪式;以“爱在永远,情系”至死不渝的爱情为题,08年在墓区举办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第一个墓地集体婚礼,现已连续举办三届。
再有,08年我们联合天津电视台举办了第一个大型清明文艺晚会,策划每年一届的杯天津中老年歌舞大赛,上台参赛人员一万多参与人数近百万,天津吉特巴舞蹈大赛团体第一,创造无烟无垃圾公墓,设计木地板墓区,网站在企业网站点击量排名第一,今年师哥师姐们准备着手撰写《导购员专业技能》《殡葬服务理论》……太多了,借用时下网络流行的话说——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夫子兵团前行的脚步!
你们的师哥师姐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在管理着公墓,我成了无为领导,退出日常管理,让出战场,授权授责,让他们去决策去指挥去战斗,我需要做的就是,容忍他们的失败,激励他们的成就。这也解放了我,让我有精力考虑集团的其它投资项目,中国目前唯一允许经营骨灰安葬的天津市人文纪念公园占地1000亩以4个亿的投入即将峻工,占地600多亩计划投资10个亿的国际殡葬用品商城也已进入施工阶段。
庞大的事业以后更需要你们的加入!
我曾自傲地说过,不要与比未来,团队目前很稚嫩,团队如此年轻就有如此骄人业绩,让我对团队的未来充满信心。
因为,少年强则企业强。
原文链接:
http://www.fzbt.org/home/space.php?uid=623&do=blog&id=29479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