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叔属虎,如果他尚健在的话,也就七十多岁。只可惜他正直壮年不幸患病,虽经多方积极治疗,终因病重回天无力,带着对老娘的牵挂,对傻兄弟的惦念,对妻子儿女的不舍和对家乡父老及工作生活的无限眷恋,默默远去。
我与王大叔相识有几年光景。那时候王大叔正在参与油库建设,几经寒暑,黑白都吃住在工地上。油库建成投产后王大叔回到公司财会科,我们又工作在一起。早在之前就常听师傅们说,王大叔可是咱石油的老劳模活雷锋。他的家境不好,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人口多,劳力少,生活相当艰难,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家用。他长年累月单身一人吃住在单位,日子过得很是节俭。可他却把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钱和粮票一次次无私地寄往需要捐助的灾区,热情地帮助那些更困难的人们。在我的印象中,王大叔的生活可用清贫来形容:冬天一身蓝裤褂,夏天一件老头衫。那件绿色的老棉袄不知穿了多少年,那双黑皮鞋也只有在外出开会学习时才拿出来穿一穿。一条用来擦汗的白毛巾和一个吃饭用的粗瓷大碗是常年伴他的全部家当。
别看王大叔对吃穿马马虎虎,对工作那可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是公司属得上的财务专家,每天老花镜一戴,黑杆钢笔一握,大算盘一摆,一阵噼里啪啦,哪个环节上的细小问题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他乐于吃苦,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哪里有困难他出现在哪里,谁有难处他都帮助。出纳不在他顶岗,账没对上他帮忙。人们都下班回家了,他办公室里的灯却要亮到老晚。而转天清晨,他又早早地埋头干上了。吃多少苦,没听他抱怨过;受多少累,没见他牢骚过。有委屈他咽到肚里,年轻人再调皮捣蛋他也从不会乱发脾气。那些年,我没见他与谁红过脸,总是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哪怕受排挤再憋屈他也以一副肝胆照天地。
王大叔去世后,单位派车派人把王大叔的骨灰和简单的生活用品护送回山东老家。这是王大叔的家吗?大家都不敢相信。半卧在炕头上年老多病的王大叔的老娘摩挲着王大叔的骨灰盒,两行浊泪在流,喃喃半天,说出几个字:“俺那儿啊,没音了。”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蹲在炕沿下的中年男子,表情木讷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似懂非懂,他大概知道哥哥死了,但他还没明白,从今往后这个家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从此就不复存在了,他们本来就清贫的苦日子会过得更加艰辛。
一个为石油企业无私奉献操劳一生的人就这样默默地走了。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王大叔,我所了解的王大叔。一个把快乐都给了别人把痛苦都闷在心里的王大叔,一个老实得让人觉得近乎有点窝囊的王大叔。如果不是这次机会走进他家,人们绝不会知道他还有一个傻弟弟,不知道他家的日子过得这样难。想想啊,王大叔您可真是的。
转眼2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和我们每个人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时我会想起王大叔,想起他的老娘和家乡。改革开放这些年,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他家的日子兴许好多了。对了,忘了说了,王大叔平生爱好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业余时间经常见他在废报纸上挥毫泼墨,想必王大叔在那边也不会孤单。(文/齐丽萍)
原文出处: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mrxb/2012-08/05/content_6723384.htm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