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近了,期待已久的集团 第二届“人文平台——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家肖像作品展”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
今天我下班去特意去看看了这些日子运来的肖像,因为有部分在休息厅里我只看到了少部分,当看到肖像的时候,这种艺术效果远远高于自己想象中的模样。看过彭老师的专题“第二届‘人文平台——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家肖像作品展’再到实际当中感受一下真的是惬意舒服。
《张明山》——泥塑大师张明山,此人是“泥人张”的创始人,这是武老师用生铁做成的,看着那么厚的铁,想不出武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一刀一刀的?还是用锯割的?把名人张明山雕的维妙维肖。期待着肖像展的日子可以亲口向武老师问个明白。
《常宝堃》—— 作品创作对象为中国著名相声演员。这座肖像足足有二米多高,常老师穿着一身绿袍,请的姿势,面部表情是非常亲切自然的笑。我把自己的手放在常老师的手上,抬着头看着常老师的脸。仿佛在听常老师在讲相声……
《梁斌》——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孙犁和梁斌不仅是天津文坛的巨擘,也是中国文坛的翘楚。他们是那样相似,又是那么相异,可谓双峰并峙,双星交辉 。搬这座肖像的时候我们的杜总还受伤了呢!
当时杜哥托着雕像的底儿,大伙儿一齐发力把雕像从车上往下搬,突然听见杜哥“啊”的一声,等把雕像放在草坪上,杜哥才把手从雕像底儿抽出来,一看,杜哥刚才被几百斤的雕像压着手了,只见杜哥手上的鲜血咕咕直流,被擦掉一块指甲大小的皮,都快看见骨头了。杜哥却故作轻松的安慰我们:“没事,我皮肤恢复能力比一般人都快。”
我们的杜总是非常男人的,当我看到这座肖像的时候一切都释然了。站在梁斌革命前辈的肖像前让我想着在革命胜利后他们不为权势,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一切是那样的详和自然。摸着肖像的脸,静静的想着想着……
天津这600年来的一百多位风云人物,每位人物的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能亲自参加肖像展是我们期待着的人身经历。这些天看着彭老师、李骞等为肖像展准备着,我们也积极的帮忙。期待着‘第二届“人文平台——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家肖像作品展”’的到来!
当这些肖像作品都陈列在人文公园的时候,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天津、了解天津的人文。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来参加,从小就了解天津的文化、人文,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期待着……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