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风靡全球的肖像画,画面上,头戴贝雷帽,披散卷发,神色坚定,深邃的双眼凝视远方。这幅红白黑三色画像如今是流行文化的标志之一,以其为主题的海报、T恤衫等也随处可见。他就是切·格瓦拉。
1997年,当切的遗骸从玻利维亚发现并运回古巴安葬时,全世界爆发性地为切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震撼性的大规模悼念活动, 表达了对这位世纪英雄深深的尊敬和热爱。阿根廷成千上万球迷挥动印着切的头像的旗;法国的流行歌手为他举行盛大的音乐会;纽约的Grove Press出版了最新的包含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格瓦拉传记:《切•格瓦拉:革命生涯》,不甘落后的好莱坞把他的故事搬上电影;在杀害切的玻利维亚,他的牺牲地成了千百万人朝拜的圣地;古巴人不再象30年前那样举国悲恸,而是把1997年宣布为格瓦拉年,在10月9日切的死忌日,古巴百万人集会纪念格瓦拉遇难三十周年。
在墨西哥他结识了流亡海外的古巴年青律师卡斯特罗,两人一拍即合。1956年,切•格瓦拉、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一支只有79人 小小的游击队,从墨西哥出发, 乘一条大船悄悄地在东古巴圣地亚哥(Santiago)的一片沼泽地登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年的游击战争,他们推翻了美国政府支持的腐败的巴蒂斯塔(Batista)军政权。 1959年1月2日,格瓦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率领他的纵队最先雄赳赳地开进了哈瓦那城,成为不是古巴人的古巴英雄。
后来他离开了古巴。在他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里说:“我已经完成了把我同古巴土地上的古巴革命结合在一起的一部分职责。因此,我要向你,向同志们,向你的人民同时也是我的人民告别……
“我正式辞去我在党的领导机构中的职务和我的部长职务,放弃我的少校军衔和我的古巴国籍。从此,我和古巴不存在法律上的联系了,仅存的是另一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是不能像职务那样辞去的……
“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需要我去献出我微薄的力量。由于你担负着古巴领导的重任,我可以去做你不能去做的工作。我们分别的时候到了……
“我不要古巴负任何责任,我只是学习了古巴的榜样而已。如果我葬身异国 ,那么我临终时想到的将是古巴人民,特别是你。”
1966年,切又回到拉美,进入玻利维亚丛林,与来自玻利维亚、秘鲁、德国和古巴的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一起开展游击战。那岁月是惨酷的,他们在失去古巴支持又得不到玻利维亚共产党帮助的情况下,孤立无援地坚持战斗了一年多。
后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玻利维亚军队对他们进行了围剿。由于被当地农民出卖,1967年10月8日,切在玻利维亚巴列格兰德地区被俘。玻利维亚政府军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24小时的关押后,10月9日就把他就地枪决了。当时切年仅39岁,和他同时遇害的还有其他34名游击队员。 愤怒吧,他要拯救的人们就这样出卖了他;悲伤吧,这天地究竟还有没有良心?
后来,苦难的人们都称切为尘世基督,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他的人格力量有关。切无论在第三世界还是在西方国家都有着大量的崇拜者,人们除了感动于他放弃高位重返战场并不惜牺牲自己的事迹,更感动于他公私分明,连年幼的子女生急病都不准用自己的公车送医院,有次搬家时,妻子将原来公家住房里的吊灯一起搬走,他见到后令妻子马上送回;在经济困难时古巴政府给高级领导人的家庭发了特殊配给证,他得知后也立即退回……这类事例不胜枚举。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甚至得到了敌人的尊敬。当时应玻利维亚军政府的要求帮助追剿格瓦拉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罗得里格斯在回忆录中回顾了在格瓦拉被处决前他与格瓦拉的谈话,他说他当时心中不但已没有对政治死敌格瓦拉的仇恨,反而感到了对这个人的一种敬佩。
切是一个不朽的谜,这谜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其魅力神话般地凝聚在一幅不经意拍出的照片里,那冷峻的脸孔,飘逸的长发, 深遂迷人的目光,桀傲不驯的神情,都谜一般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