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王小柔《十面包袱》的后记)
打去年12月小柔就跟我订下了她今年三月签售的时间,用她的话说:你要不去,我就不签了。我不认为她能干出这种缺心眼儿的事儿,不过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她就能素面朝天像个村姑一样去参加这种抛头露脸的场合。前年她在北京西单签售,被我硬逼着涂上了口红,结果签售的整个过程她都在用舌头舔嘴唇,看着就像看到了天鹅肉的蛤蟆。不过她说:不想吃天鹅肉的蛤蟆不是好蛤蟆。
对于生活,小柔有她的追求,曾经的想法是把日子过成段子,而现如今,已经升华成为要“把日子过得特二”。
“二”,不是数字,却是个特别得体的形容词。在我们小圈子的语境里,跟“扯”差不多。日子被我们扯来扯去,也显得二了。我们用这种朴实的精神抵抗时尚的诱惑,谁叫我们一没钱二没品味呢,不过,可贵的是,我们谁也不装,知道装也得露馅。
生活就像烙大饼,热火朝天地翻腾几下,扔出来,特香。都是饼,有人喜欢自己烙,有人愿意进有背景音乐的地方吃比萨饼,这是不同的喜好,而我,喜欢能扛时候的家常饼。
小柔常以小市民标榜自己,的确,你要把她扔进300个贫下中农堆里,用眼睛,你一准儿挑不出哪个是她,因为她外表特朴实、特善良、特平民。
她没生就伶牙俐齿,却一贯言语尖酸,她身边的朋友,都成了无辜的牺牲品,时不时被她提溜出来,东甩西甩,最后抡圆了扔出去二里地,还不准你喊疼,就许她大老远歪脖子看着你怀笑。
“尽管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其实我依然喜欢现实给我的踏实感,我喜欢电话里的声音,我喜欢跟你依靠在一起逛街或坐在冰激凌店看人来人往,我喜欢推杯换盏,我喜欢叫嚣着说你跟傻子赛(似)的,我喜欢你走在我身边的温度,我喜欢ID变成一个活色生香的宝贝。”说这话的时候,语调要倍儿煽情,而且一定要配上My heart will go on当背乐。这样才显得实诚。
小柔老拿“友情的最高境界”这种我发明的破词儿来作为她诋毁朋友的借口,她觉得朋友就得过这个。我们俩有一次因为同性恋的问题互相掰扯了半天,谁都看不上谁。“我们的胖艳”的胸口长了两疖子,多痛苦的一件事,她口诛笔伐了很长一段时间,还非要给人买一件胸衣,带三个罩儿的那种,好在胖艳是个厚道之人,也不计较。问题是胖艳最近腿上也长了一个疖子,小柔首先不乐意了,她没良心地问人家:你能不能长点儿别的新鲜东西?
小柔这人“护食”,她可以把朋友们贬得一无是处,但谁都不能被外人欺负,不然后果很严重,所以这能理解,在野外跟一群陌生人散弹射击,她看到“敌人”不讲信誉射击我这个俘虏,急了,特别见义勇为地要上去拼刺刀,差点儿让场面演变成打群架事件。
偶尔小柔也有装淑女的时候,她为北京杂志拍“个人写真”时,鸭舌帽、小坤包、口红都不伦不类地用上了,后来我看那些照片,要么回眸浅笑,要么抱树倩兮,要么倚车沉思,还有一张她居然躺在一堆黄叶中搔首弄姿,我笑得脸都变形了,然后把照片发在报社公共网上让大家瞻仰,那天,小柔都没好意思抬头见人。
喜欢小柔的人很多,其实我想,更多人喜欢的应该是她的文字,真实而不做作。事实上,小柔也是用最大的善意咂摸周围的人,只是对不熟悉的人,她不擅于表达罢了。而对我们来说,小柔是一面镜子,甭管什么嘴脸在她那儿全现了,其实都小市民着呢,谁也别说自己高尚。做人可不能装,装了也露馅儿。我们不待见这个。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