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 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清时,不是灰暗的日子

公墓陵园行业博客-清时,不是灰暗的日子         发布日期:2024-12-07          查看:1427

清明,不是灰暗的日子

《千家诗》中载有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绝句《清明》,千裁传唱,成为清明节的标志之作。
 
“清明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至今被误读,认为这是伤感之作。其实,此诗格调明快欣然,因为,清明不是灰暗的日子。

清明是廿四节气之一,古人释名说,“清年谓物生清净洁。”清明之时万物萌生,此时的绿用“清净明洁”形容再形象不过了。情由景生,情随景移,天地的“清明”人的心情能灰暗么?杜牧《清明》诗的误读在“断魂”二字上,认为是悲伤消沉甚至是失魂神往,一往情深的意味。诗人何其芳有《忆昔》诗:“凛然大义何明灿,令我无言欲断魂。”他怕有歧义,特自注云:“断魂,旧诗词中有一往情深之意,此处指异常激动。”

杜牧诗描写了春雨潇潇的美景,绝非“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恻,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轻松俏活映出清明这一日的欢快。固然清明扫墓祭奠先人会有悲戚,但更多的是怀念追思,尤其是借清明节日踏青游玩,别有一种兴奋在其间。杜甫《清明》诗云:“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苏轼也有诗写此盛景:“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阗塞,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能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看到了吧,清明这一天倾城到郊外野餐欢外加卡拉OK,由此可以知道,北宋画家张择端为什么专画清明这一天,《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京城人上坟、游春、野宴的盛况。不仅是环境氛围的欢快,男女青年也表现出异常的激动,“暮春天气踏春游,笑向阿郎话不休。蝴蝶也知侬意乐,双双飞上玉人头。”清明固然有“家家坟前飞纸钱”的淡淡伤感,但掩饰不住踏青游玩的喜悦,在这一天还有四大体育娱乐项目,一是打秋千,二是蹴鞠(踢球),三是放风筝,四是拔河。

《全唐诗话》记载,唐中宗李显曾于影龙四年“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当时分为七宰相二驸马为东队,三宰相五将军为西队,大绳中间立一大旗为分界标志,开始后擂鼓呐喊,结果西队失败。韦巨源、唐休两大臣年迈跌倒,中宗大笑笑得让人搀扶。这次顶级高官的娱乐活动到此结束。

清明不是情绪低落心境灰暗的日子,即便是天阴下雨也难掩欢快,《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代长安城踏青:“游宴,供帐于园圃中,随行载队油幕,或遇阴雨以幕之,尽欢而归。”雨天照玩不误,游兴不为阴雨所减。清明称之为墓祭,和在家祠家庙的祠祭不同,必须要到坟墓前祭扫。古人既未放在金风瑟瑟的秋天,而选择在“清明寒食好,春园花卉开”“洁齐而清明”之季,可见景之清明与心之清明相契合。

唐宋以降,清明已成为重要的民间节日,从今年而始,清明这一天规定为法定假日,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归,也是对民欲传承的一种认定。不可否认,清明是与先人亡灵对话的日子,而且是一年中以最近的距离对话。随着相离时日愈远,悲伤哀痛在减弱,但理性的相忆在增强,一如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当清明年复一来了又走过。留给我们的不是哀婉的灰暗,而是亲情爱情记忆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