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您能听到我这五十七岁的女儿在喊您吗?我很想您,您知道吗?”望着手中早已泛黄卷边的老照片,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我从小到大,所有对父亲的思念都只能对着这一张小小的老照片宣泄。每一位认识我的朋友,都很奇怪我的名字,这名字是我和父亲最直接的联系。
父亲叫李振宝,1929年8月出生在天津汉沽寨上娘娘庙街。1949年5月,在天津上高中的爸爸,跟随解放军南下入伍。参军后,被安排在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军部。1950年10月,新中国空军在各部队挑选飞行员,父亲以全优成绩被录取;毕业后四年多,安全飞行465小时,曾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以后,父亲作为我军优秀飞行员每月要飞到朝鲜执行作战任务。我是1953年3月出生的,我出生前父亲正要去朝鲜参战,临走时曾留下过话:孩子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都叫“赴朝”。一次,父亲在朝鲜领空迎战敌机时发现敌机咬住了一架我军的飞机,父亲立即上前咬住这架敌机,敌机发现后调转机头,又咬住父亲的机尾。在极度缺氧情况下,父亲驾机插入云空,转身将敌机打了下来,为此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荣立“二等功”。
五十多年了,每当有人喊我名字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一股深沉的父爱。我打开那个很旧的红色锦盒,里边用纸巾小心包裹着好几枚已经有些锈迹的军功章。我小时候没看过这些东西,是奶奶去世前交给妈妈、妈妈去世前交给我的。
说起奶奶,我就非常辛酸难受。我奶奶四十六岁才生下我爸,而且就这么一个儿子,我爸爸长到十四岁,我爷爷就去世了,老太太真是含辛茹苦,拉扯着孩子长大成人啊!
老人也很舍不得唯一的儿子离开自己。在我爸参加革命离开家时,老人曾经拉着爸爸的衣袖问:“你参军走了,不想妈妈?”当时爸爸的回答是:“我想妈妈,但妈妈已经解放了,而南方的很多妈妈还没有解放,我要去解放南方的妈妈。”听了儿子的话,老人恋恋不舍地松开衣袖。
但她却做梦也想不到,此后不到五年,儿子就以身殉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的档案介绍:1953年8月,爸爸随部队进驻青岛市流亭机场,担负青岛地区国土防空作战任务。1954年4月9日,他奉命驾驶飞机到青岛以东的乍连岛上空拦截一架入侵我国领空的对我有敌意国家的侦察机,当飞至乍连岛东南5—10公里、高度降至500公尺盘旋搜索时,发现敌机距离海面仅仅25公尺,并且正好与我机正面相遇。为了保护祖国领空的尊严,爸爸不顾个人安危,一面扔掉副油箱,一面紧急转弯,带大俯冲角直奔敌机,发起猛烈攻击。不幸的是,飞机坠海爆炸,爸爸壮烈牺牲,年仅24岁。
父亲牺牲的时候,我刚满一周岁多呀!父亲仅仅见过我一面。我出生才7个月的时候,父亲刚从朝鲜战场回来,利用有限的两天假期回家和妻儿团聚,甚至没来得及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照张合影。
父亲牺牲一个月后,当部队领导将烈士证书送到我家时,一下子就把我母亲打懵了、把我的奶奶吓傻了。我年迈的奶奶无法承受这突然降临的丧子之痛,几天后即撒手人寰。母亲的大脑也因此受到刺激,终日郁郁寡欢,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没有几年也因病去世。
让我感到温暖和欣慰的是,部队首长、党组织、战友和地方政府各级领导都给了我热情的关怀和安慰。当年奶奶去世后,妈妈身体也垮了,年纪幼小的我,没法详细了解爸爸生前的事迹,到1987年5月已经成家立业后,我给空军政治部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找当年父亲的部队、详细了解父亲牺牲前后情况的愿望。没有想到短短一个月后空军政治部就为我寄来了加盖公章的回信,邀请我到部队参观。回到家我对着爸爸的遗像流着眼泪说:“爸爸呀,祖国和人民都没有忘记您啊!也没有忘记您的女儿啊!”
爸爸的战友都告诉我,当年谁都清楚,爸爸执行的那次拦截敌机的任务是凶多吉少,当他的飞机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脱帽致敬。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经常有敌对国家侦察机对我领空进行挑衅。我军的飞机性能很难和敌对国家的侦察机抗衡。因此,当爸爸奉命出征时,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爸爸执行的是一次极为悲壮的任务,爸爸是去撞飞机呀!他就是抱着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态度去的。
真没想到:爸爸的飞机是坠海爆炸,没有留下一块遗骨。人死了有土葬、火葬,我爸这是“水葬”啊!当年在青岛流亭区仙家寨陵园埋葬的只是一口以示祭奠的空柏木棺材。后来,妈妈和我提出将父亲的墓迁至汉沽革命烈士陵园,以便就近祭奠;谁知道,一口空柏木棺材里躺的是一个身穿军装的棉花人。真是欲哭无泪,又惨痛又悲壮又凄凉!
现在每年清明、“八一”和祭日我都会带领家人前去祭奠,每次去祭奠似乎总能透过那肃穆的墓碑看到爸爸充满英气、高大、魁伟的身躯。爸爸,您安息吧!您永远是共和国的军魂,是女儿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wb.com.cn/bhzb/html/2011-03/29/content_638047.htm
2011年清明,天津市公墓与《渤海早报》主办“清明忆亲情”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来稿须为追忆亲人、感念亲情之散文。
作品请发至邮箱zzxboo@yahoo.com.cn(标题中请注明“清明忆亲情”字样);或来函寄至: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358号今晚传媒大厦1005室渤海早报副刊编辑部,邮编300100。
我们将择优于清明前后刊登。来稿时间自即日起至清明节止。
版权所有 天津慕网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6000864号